看的多了,各種戶型都見到,很多時候能看得心生唏噓,覺得這年月,人活得也挺不容易的。
比如說,90平米(建筑面積)的房子做成了四室兩衛(wèi)一廳,還做到了南北通透!四個房間里,只有的那個,在擺下一張大床之后,人還有活動的空間,其他的房間,只能作為擺了一張床的房間,有幾個柜子的房間,擺了一張書桌的房間,很小的客廳,只能放下馬桶和洗手盆的衛(wèi)生間......開發(fā)商考慮到了各種需求:要有專門的儲藏間;將來有孩子了,老人來帶孩子;將來孩子長大了......唯獨犧牲的是居住體驗。
這種國外的小戶型,客廳、餐廳、臥室都在一個沒有阻隔的空間里。
開放式廚房,廚房、餐廳、客廳都在一個空間里。
這種房子,應該設計成什么風格?
如果你看多了美劇、英劇,想把自己的小房子打造成《絕望的主婦》或者《唐頓莊園》里那種美式或者歐式古典風,又或者你喜愛中國文化,幻想著自己的房子也能像中國古人住的那樣,那我要告訴你,放棄幻想吧,中式、歐式,甚至美式裝修風格,都不是給這種層高低、面積小的火柴盒房子準備的。
想把這事說清,要回顧一下歷史。
現(xiàn)代建筑和設計風格,出現(xiàn)于大概一百年前的歐洲。相較于此前歐洲那些哥特式、巴洛克式建筑設計風格,現(xiàn)代建筑設計表現(xiàn)為去雕飾、重功能,強調(diào)簡潔,“l(fā)ess
is more”,能用直線就不用曲線。
為什么要這樣?因為大量農(nóng)民進城,原來的城市裝不下這么多工人和廠房,火柴盒式的高層建筑應運而生。這種火柴盒房子,面積小了,層高低了,強調(diào)使用體驗,去掉了無用的排場和裝飾,很多是使用混凝土澆筑,跟之前高門大戶的房子,很不一樣。
的建筑和設計大師就那么幾位,格羅皮烏斯、密斯凡德羅、柯布西耶、美國的賴特以及芬蘭的阿爾托。這些新式的房子,基本就是這幾個人定調(diào)造出來的,在那個建筑和家具設計不分家的年代,他們還設計了不少家具,貫徹自己的思想。
這種思想在室內(nèi)設計和家具上的體現(xiàn),可以寬泛地表述為北歐現(xiàn)代風格,20世紀30/40年代肇始自北歐,50年代影響到美國進而擴散到全世界。
1920~30年代的德國包豪斯建筑,現(xiàn)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建筑比比皆是(只是未必能建得這么好看),但差不多一百年前就能造出這樣的建筑,還是石破天驚的。
薩伏伊別墅(The Villa
Savoye),柯布西耶的作品,建在巴黎郊外。這個別墅所用的直線、斜線、曲線,外墻的白色,室內(nèi)地面的暖色,整面墻的落地窗,都對后來的現(xiàn)代主義建筑有重要影響。
賴特的流水別墅,據(jù)說當年喬布斯經(jīng)常來這里體會賴特的設計思想。
阿爾托在芬蘭的自宅。大師里邊,阿爾托對自然元素的運用為得心應手。雖然也是現(xiàn)代主義大師,但他的作品不那么極簡鋒利,而是曲線多、人情味兒多。
現(xiàn)代家具的經(jīng)典之作,伊姆斯椅。
現(xiàn)代建筑和設計不只是思想的更新,也伴隨著新材料的使用。這個阿松椅用鑄鐵+膠合板,構造了一個優(yōu)雅的造型,終走進了很多大學、中學、小學,走進了我們的記憶。
而現(xiàn)在我們接觸到的現(xiàn)代設計,一大部分是來自意大利和法國的現(xiàn)代設計,也是秉承那種簡約去裝飾的思路,一部分還是來自北歐(只是創(chuàng)造力大不如前),另一部分就是學習自北歐并加以改良的日式。